與病毒賽跑 為生命守“滬”——洛陽市援滬醫(yī)療轉運隊隊長趙同輝
他,一聲令下逆行出征,駕駛著豫C開頭的120負壓救護車千里援“滬”晝夜兼程,與病毒賽跑,為生命守“滬”,或是在轉運中疾馳,或是在消殺中堅守,他是洛陽市中心醫(yī)院門診第一黨支部、急診科的一名普通黨員趙同輝,也是洛陽市援滬醫(yī)療轉運隊隊長。
來到陌生城市的疫情“重災區(qū)”,面對來勢洶洶的奧密克戎,看著已褪去喧囂和繁華的街道,他迅速調整好狀態(tài),身著防護服化身大白,手握方向盤,夜以繼日的執(zhí)行轉運任務,全身心投入這場沒有硝煙的疫情防控阻擊戰(zhàn)。
趙同輝說:“在這里,因為不熟悉地形,我就用手機軟件導航。但是,經常遇到道路封堵、高速不讓通行的狀況,需要登記信息或者緊急繞行,我就把經過的卡點和禁止通行的道路都記在腦子里,縮短之后執(zhí)行轉運任務的時間,同時,也編輯信息發(fā)至微信群內,幫助隊員們規(guī)避雷區(qū),保障轉運任務的快速、安全完成?!彼朔刂乩щy,擔起肩頭責任,為每一位患者爭取寶貴的救治時間。
轉運的患者年齡差極大,年幼者僅有五個多月,年長者一百余歲,趙同輝談到:“轉運過程中,我需要高度集中精力,既要開的穩(wěn),又要速度快,讓每一趟轉運任務都能安全、快速的到達目的地?!彼朔诤屠ьD,挑戰(zhàn)著生理和心理的極限。
在轉運結束后,更為艱巨的任務才剛剛拉開序幕,將負壓救護車開至消殺點,撐著身體進行全方位的消殺,一趟轉運任務持續(xù)時間在2~6小時之間,錯過飯點亦是常事。天熱時,脫下防護服,全身都像是在水里泡過一樣,頭發(fā)和衣物都被加深了顏色,緊緊黏貼在皮膚上;下雨后,脫下防護服的那一刻,冷風吹來,汗毛瞬間豎立起來,上海的天氣忽冷忽熱,往往帶來猝不及防的冰火兩重天的體驗感。但是,他與隊員們一起,都在崗位上堅守。
“剛來上海的幾天,雙手和胳膊就被消毒液侵蝕的發(fā)紅、破潰,但是,過了幾天,耐受了就好了!”趙同輝說,當我問道有沒有護手霜可以涂抹時,他笑著說到:“沒有護手霜,再說了,我是個男子漢,皮糙肉厚的,現(xiàn)在已經沒事啦!”他坦然面對身體的疼痛,繼續(xù)執(zhí)行著轉運任務。
作為洛陽市援滬醫(yī)療轉運隊隊長,趙同輝在執(zhí)行自己的轉運、消殺任務時,也負責微信群內任務的聯(lián)系和分配,他說:“因濮陽隊救護車維修,我和常坤擘為了轉運任務的順利完成,幾乎都在連軸轉,有幾次,看著手機里十幾個轉運微信群信息的時候,堅持不住就睡著了,直到手機掉下來砸在臉上,才瞬間清醒?!彼f著說著就笑了,而我聽著聽著眼睛卻濕潤了。
“你是不是瘦了?我看了好幾遍,覺得你和出發(fā)時不一樣了!”付黎明主任看到微信群里趙同輝的照片后問道,短短不到一個月的時間,趙同輝已經消瘦了不少。他笑呵呵地說:“瘦了好,在完成工作的同時,還減肥了!”
當所有人感慨他的辛苦和奉獻時,他卻淡然的說:“作為一名共產黨員,能參加這次援滬是我的榮幸!我一定不負眾望,不給咱醫(yī)院丟臉!”
急診科 李文奇
掃一掃 手機端瀏覽